第二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启动仪式在我校顺利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   (荆仁科  摄)

西政网讯  (记者 张燕  崔力)  12月28日,由市委网信办、市教委、团市委、沙坪坝区委、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重庆日报(重庆日报网)承办,全市各高校党委宣传部协办的第二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正式启动。

大赛延续“渝论•青年说”主题,吸纳全市68所高校积极参与,以青年人关注时代、植根社会、服务人民的理性思考,讲述壮丽的时代、火热的奋斗、拼搏的豪情,旨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推动网络评论融合创新、百花齐放。


青春之声    时代之音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重庆日报副总编辑姜春勇介绍大赛情况    (荆仁科    摄)

启动仪式上,重庆日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重庆日报副总编辑姜春勇介绍了本次大赛相关情况。他表示,首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硕果累累,全市共68所高校近3000名学生热情参与,共计收到3800多份评论作品。第二届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旨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进网络、进高校,鼓励全体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为奋进新时代、建设新重庆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校党委副书记吴钰鸿致辞    (荆仁科    摄)

大学生处于“拔节孕穗期”,既是网络新媒体的受众,也是改善网络生态的重要力量。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表示,西南政法大学不仅是一所流淌着红色基因的高等学校,更是一所具有时代精神的育人学府。学校将和各兄弟院校一起,继续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本次大赛为契机,引导学生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用多维的视角思考、用严谨的笔触书写,以优秀的网评作品奏响青年大学生的时代强音!

市委网信办二级巡视员、市互联网行业党委副书记魏春讲话    (荆仁科    摄)

你评我论青年说,丹心从来系家国。谈及对大赛的期待,市委网信办二级巡视员、市互联网行业党委副书记魏春在启动仪式中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聚焦主题,以赛为媒,用观点书写时代发展“新画卷”;二是强化引领,以评聚力,为建设新重庆展现青年“新担当”;三是创新形式,融合传播,发出新时代青年“好声音”;四是协同联动,以网拓圈,用高“言”值打造网评“大品牌”。

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夏泽胜发言    (荆仁科    摄)

640.jpeg

大赛主持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辅导员吴垟成    (荆仁科    摄)

以“评”聚力     佳作上网

言以立心,从思想的光芒里品味“山水重庆”;文以咏志,从网评的力量中感受“奋进山城”。今天的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站上新的发展起点,面临新的时代使命,尤其需要青年以“网评”升华变化背后的思想逻辑、理论力量,开启一场关注“国之大者”之旅。第二届大赛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的五年发展目标,鼓励广大青年从小故事、小切口入手,用细节拼贴出重庆发展的全景,创作出适合网络传播、具有较强感染力和传播力网评作品。

当代青年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天生就带有一定的网络“基因”。作为高校代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夏泽胜感触很深,在他看来,今天启动的第二届大赛,是着眼于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思政课”建设,立意更为深远,对于各高校筑牢大学生思想根基,培养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新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评”聚力,佳作上网。广大青年通过参与重庆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关心公共时事、针砭时弊,心系家国动向、建言献策,让正能量始终占据舆论制高点、澎湃大流量、主导舆论场。这次大赛,将打造青年学生坚定立场的“表达空间”,吹响凝结思想共识的集结号,架起党和政府、教育界、传媒界融合创新的桥梁。

正如重庆工商大学学生代表杨熙悦所说,“通过参加大赛,我愈发坚信,宏大时代是由一个又一个弱小却不微弱的个体构成,每一个人群,每一个故事后都有值得深思的社会因素。身为青年、身为新闻事业的接班人,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

学生代表、重庆工商大学学生杨熙悦发言    (荆仁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