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子堂校长受邀参加2022第五届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

640-3的副本.png

论坛封面  (图源:清华大学法学院)

西政网讯  (记者   郝晨宁)12月9日,2022第五届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隆重开幕。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国庆、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姜伟出席会议并做主旨发言。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致开幕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领导、学者和资深实务界专家共计6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教授受邀参加并在平行论坛一第一单元作专题发言。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龙俊主持。

彭刚.png

清华大学彭刚副校长致辞  (图源:清华大学法学院)

彭刚副校长首先代表清华大学向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清华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它的飞速发展为法治建设不断赋能,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法治路线、塑造新的思维模式、运用新的法治工具、创造新的法治空间,以应对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他指出,法治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法治教育也在与时俱进。我们应当更加注重信息化时代的法治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完善个人信息及数据安全领域的法治保障。他表示,清华大学愿同大家一起为法治发展做出努力,携手应对挑战,为维护法治秩序做出更大贡献。

杨万明.png

最高人民法院杨万明副院长致辞  (图源:清华大学法学院)

杨万明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清华大学举办本次世界法治论坛,围绕信息化时代的法治建设开展交流研讨,对于完善数字经济法治保障、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更好实现数字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他详细介绍了人民法院多年来依法保障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健康运行的积极做法和显著成效,包括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筑牢信息安全司法屏障、大力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深入推进院校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举措。他还特别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将发布的《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并指出这是世界上首个规范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最高法院文件,必将有力促进数字中国建设。他表示,人民法院期待同与会嘉宾们携手开创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数字中国、法治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陈国庆.png

最高人民检察院陈国庆副检察长致辞 (图源:清华大学法学院)

陈国庆副检察长的致辞围绕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内容展开。他列举了检察机关不断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保护、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具体做法。例如立足检察办案,依法从严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持续开展公益诉讼,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公益诉讼的规定落地落实;强化规范指引,制定一系列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通过检察办案促进完善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案例指导工作,加强警示教育和法治宣传等。他表示,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检察机关将不断强化履职,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也期待与各职能部门加强协作配合,与理论界加强交流研讨,为推进信息化时代的法治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姜伟.png

中国法学会姜伟副会长致辞   (图源:清华大学法学院)

姜伟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社会的建设急需数字法治保驾护航。数字法治包括数字法治化和法治数字化两个维度:数字法治化,是以法治化治理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建设;法治数字化,是以数字化赋能法治效率、法治效果,用数字技术推动法治方式变革、重塑数字正义形态。他认为,新时代的法学理论和法学教育亟待研究与数字法治相关的一些重大课题,例如数字法学的学科构建、数字法治的规律阐释、数字正义的场景描述、实证法学的范式评估等。数字时代的法学研究应当及时将法治实践的成就转化为学理性研究、学术化表达的理论成果,进而形成法律方案、司法规则和学科体系,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法治中国提供智慧支持和法理依据。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以“信息化时代的法治建设”为主题,通过两个平行论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信息时代与法学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法学教育”“以ESG促进企业合规建设”“数字经济的法制保障”“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以及“隐私、信息与数据的公私法规制”等具体议题展开。论坛举行了六个单元的精彩会议。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以本届世界法治论坛为对话平台,充分交流信息化时代的法治建设发展新趋势,共同探究信息化时代下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的新模式。

WechatIMG2.jpeg

付子堂校长专题发言   (图源:清华大学法学院)

在平行论坛一第一单元中,我校付子堂校长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信息时代与法学教育”主题作专题发言。付子堂校长在发言中阐述了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指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从机制、文本、话语三个基本维度上创造了中华法治文明新形态。他详细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在人工智能法学学科建设方面的成效。

WechatIMG41.jpeg

一单元嘉宾合照    (图源:清华大学法学院)

当日下午18点,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龙俊主持论坛闭幕式,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邓海峰和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全国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华分别为本届论坛闭幕式致辞。

据悉,清华大学世界法治论坛创办于2018年,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每年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汇聚于清华大学,通过世界法治论坛进行交流研讨,凝聚共识、共话未来,向世界展示中国法治建设的前沿成果和坚定决心,为全球法治建设的焦点问题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推动中国与世界在法治领域的对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