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子堂校长受邀参与央视《非凡十年 法治中国》节目解读全面依法治国成就

2e2ea48a556762adacfeb10825010ba.jpg

节目预告  (图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社会与法频道)

西政网讯 (记者 安鑫)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社会与法频道将于10月1日—10月5日,每天18:20播出《非凡十年 法治中国》,每集27分钟。节目将以媒体视角回顾十年法治中国建设成果,呈现十年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教授受邀参与拍摄,解读十年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成就。

付子堂校长的采访将在10月1日《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10月2日《良法善治新征程》、10月3日《执法为民新成效》3集中展现。

栏目组指出,时间之舟,顺势而流,过去十年是中国法治发展的辉煌十年,也是中国法治发展的黄金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了我国法治建设新征程。从法制到法治,从零散到完备,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以润物无声的姿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十年,执法、司法更人性化了,纸面上的法条、规定,更真切地映照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在追求公平正义的路上,我们走得稳健、有力。

节目内容涵盖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来自中国法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专家将解码十年来全面依法治国所取得的成就。

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是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也是法治建设理念的深化和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立法数量大幅增加,截至2022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次。法律体系日益完备,立法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超过119万,提出意见超过350万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日趋科学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提升。

十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我国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1年的98.62%,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的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从曾经的“立案难”变成“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从曾经办事“跑断腿”变成“异地可办、一网通办”,全国法院目前能够做到超过95.7%的案件当场立案,长期困扰群众的“立案难”问题已经解决;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2017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五年来,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67万余件,被称为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了伟大征程。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这样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既是这十年法治领域的伟大理论成就,也是这十年中国法治建设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

非凡十年,法治中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初步形成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基本建成,在法治的星空下,人们必然也必将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个人简介:

付子堂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法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重庆市委法律顾问、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等。多年以来,牵头或参与大量国家立法、司法及重要文件咨询论证等工作,尤其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体系及政法体制改革等有专门的精深研究,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题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