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禁毒、智能反诈……N1007,西政等你!

西政网讯 (记者 李蜀萍)9月4日至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科技部、国家网信办、中国科协及新加坡贸工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3智博会)在重庆举行。

2023智博会以“智汇八方,博采众长”为主题,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数字中国等年度主旨,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城市4大专业板块27个细分领域。西南政法大学自2019年以来第五次亮相智博会。

展馆现场(荆仁科 摄)

9月5日下午,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蒋云芳一行走访西南政法大学展厅,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陪同参观。刘宴兵一行在学校刑事侦查学院副院长兼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黄锐教授的引导下,详细了解西南政法大学在“智慧司法”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刘宴兵对学校在智慧司法中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西政要依托法学学科优势,加强法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要加大与法院、检察院等实务部门合作,为法律实务创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团队建设;要加强青年人才梯队培养,健全协同育人、产教融合高端法治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刘宴兵强调,西南政法大学一定要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力争法学学科早日进入“一流”。

市教委主任刘宴兵参观现场(荆仁科 摄)

智慧司法,未来可期。本次西政展厅以“智慧司法”为主题,携“多源涉诉信访智能处置平台”、“聆佑智能守护平台”、“智能反诈信息平台”、“勘训VR模拟现场勘训系统”、“智慧禁毒新装备新方法”等代表性成果精彩亮相。

展馆现场(荆仁科 摄)

西政成果,亮相智博

一、多源涉诉信访智能处置平台 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展馆现场(荆仁科 摄)

展馆现场(荆仁科 摄)

走进西政智慧司法展区,首先看到的就是展台正中的科技部重大专项成果——多源涉诉信访智能处置平台。

项目聚焦“涉诉信访”处置难点,构建了以“多域认知-智能决策-敏捷调控”为核心特征的涉诉信访处置体系,研发了“涉诉信访综合服务平台”。其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人机共融等技术,极大节省了涉诉信访案件人工流转、交接、签收的时间,助力信访案件办理换挡提速。

“平台融合多课题研究成果,涉诉信访案件处置管理及可视化监控系统,实现信访案件办理流程化、精细化、智能化。通过对大数据智能化分析,运营可视化平台进行直观展示,实现了系统自动化生成数据报告和数字化应用报告。各法院可通过本系统全面实时了解涉诉信访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风险预警模型,实现了对社会风险情况的实时检测,有效提升了风险防范能力。通过算法搜寻相似案件处置发展趋势,提高涉诉信访案件处理质量和速度。”展台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系统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等5家法院完成应用示范,提升了对涉诉信访风险识别、监测和管控的智能化水平,成为智慧司法的生动案例。

二、聆佑智能守护平台 助力特殊人群智能精细化管理服务

聆佑智能守护平台介绍(图片来源:刑事侦查学院)

近年来,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和社会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管理服务难,暴力违法现象时有发生,是社会治理的难点。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公安局、数学家科技针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难点,推出“聆佑智能守护平台”。

平台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应急干预、研判分析一体化运行,具有“智能分级预警、智能随访辅助、智能考核评估、智能医疗辅助、智能精细筛查”等功能。

此外,其独创特殊人群智能预警干预机制,结合多交叉学科知识深度分析,构建若干特殊人群肇事肇祸案件大数据库,可对日常随访、监测等多模态信息全面比对分析,整合算法,更精准预警,可为司法提供证据。通过前沿技术构建智能算法模型,对精神障碍者暴力危害行为主动“预测、预警、预防”,切实减少了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智能反诈信息平台 拒绝“孤注一掷”

展馆现场(荆仁科 摄)

智能反诈信息平台介绍(图片来源:刑事侦查学院)

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高发、多发,深深地威胁着社会公共安全。

智能反诈信息平台“猫头鹰”产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投入到反诈防诈战役,针对电话诈骗和网络诈骗实时预警平台,能根据平台提供的受害人相关线索进行电话和短信预警。具有快捷工作台、诈骗数据统计、电话诈骗预警、网站诈骗受害人预警等核心功能,已成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利器。

展区还重点呈现了近年来西政新型犯罪教学研究成果,刑事侦查学院成立了新型网络犯罪治理教研室,组建了一支新型网络犯罪治理教学研究团队,建立重庆市首个大学生反诈宣讲团。反诈宣讲团获CCTV13等多家媒体密集报道,相关案例被列为公安预警劝阻全国推广优秀案例。

四、VR模拟勘训平台 带上眼镜就看到“案发现场”

展馆现场(荆仁科 摄)

VR模拟勘训平台介绍(图片来源:刑事侦查学院)

勘验技能是门技术活,模拟现场勘验是提升勘验技能的必要途径,但传统的模拟训练模式存在成本高、实施难等痛点问题。西南政法大学与重庆市公安局、三原色数码共同研发了VR模拟勘训平台,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重构案发现场及痕迹物证,所有勘训场景均源于真实案件现场。

受训者可以通过佩戴VR眼镜看清地上的细微灰尘,借助手柄使用虚拟的现场勘查工具,提取现场各类物证,在VR场景中进行沉浸式勘验操作。

据展台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将实时收集受训者的操作数据,自动生成考核报告与操作录像,帮助受训者对照纠错、分析缺失。实现了差异化教学、针对性训练、高效提升了现场勘验的训练效果。

五、极简超快 智慧禁毒新装备新方法

展馆现场(荆仁科 摄)

智慧禁毒研究报告(图片来源:刑事侦查学院)

当前,境内和境外毒品问题、传统和新型毒品危害、网上和网下毒品犯罪相互交织,禁毒工作面临新挑战。

本次展出的设备有新型质谱仪和污水验毒现场检测仪。

新型质谱仪常见毒物可同时检测,能够直接分析血样、唾液等,做到快速、灵敏、准确检毒,操作简便,快捷有效。利用单根毛发也可评价几个月内的药物滥用史,在禁毒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

污水验毒现场检测仪实现水体中多种毒品的快速检测,单个样本处理过程不超过30分钟,可同时处理6个样本。污水验毒采样-现场检测方案主要应用于毒品浓度较高的污水现场溯源,大大提升了污水溯源的时效性;也可以应用于食品、环保等对现场快速检测有需求的领域,已经成为了禁毒利器,具有出色的实战应用价值。

青春西政,添彩智博

现场志愿者(荆仁科 摄)

现场除了西南政法大学的“智慧司法”成果,还有西政的“蓝精灵”志愿服务风景线,他们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精神状态、真诚的微笑服务于本次大会。此次我校共选派35名优秀的“蓝精灵”志愿者出征,坚持“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者精神,代表西政志愿者的高素质、高水平。

西政志愿者投入到展览组、活动组和机动宣传组等,开展嘉宾指引、服务咨询、会务提醒、会议宣传等志愿服务,为智博会的顺利开展贡献西政青春力量。

现场志愿者(荆仁科 摄)

据悉,智博会“蓝精灵”志愿者们通过层层筛选,从447位申请面试的志愿者中脱颖而出,录取率为7.8%。为更好服务智博会,8月31日,西政志愿者参加了团市委开展的2023智博会志愿者培训及上岗誓师大会,认真聆听了团市委书记的讲话,深入学习了服务礼仪、医疗急救、心理健康等知识,并在大会上做了宣誓。

来自法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22级王传兴志愿者表示,今年智博会以“智汇八方,博采众长”为主题,作为志愿者,不光是在科学技术层面感受到这八个字的含义,更是在志愿服务中有深深的体会。志愿者不仅需要坚守好自己的岗位,作为展商和观展者的服务窗口,需要掌握更多的大会信息,协调各方,以便更好地服务大众。作为一名西政志愿者,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牢牢烙在我们每一个西政学子心中。西政展厅在智博会的出现,让每一位西政学生自豪,同时也以此为机会,激励自己努力奋斗,争取明日为母校争光。

”为保证在志愿服务时向观众展现最良好的志愿者风貌和西政形象,我提前前往国际博览中心熟悉场馆和路线,积极参加智博会志愿者培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在志愿服务休息时参观了西政的展厅,看到学校展厅亮相智博会,油然而生出了自豪感。学校展厅展出形式多元、内容充实,司法与大数据结合,实现了智能化的学科交融,让我深深感叹西政智慧。我也感受到了学校在科技创新上孜孜不倦的努力,适应智能化浪潮,以科技赋能司法,为法治中国建设做出西政贡献。“来自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本科2021级吴悦僮志愿者介绍道。

国际法学院的本科2022级薛媛玲志愿者说:很荣幸能够参与本次智博会志愿服务,我的岗位是展览组志愿者,主要负责引导、协助观众入场,服务过程中需要面对大量的咨询工作,要始终保持热情和耐心。有次引导一对老夫妇入场,他们不熟练地使用着智能手机,谈到来参观智博会是想要赶上时代的步伐,看看年轻人口中的智能到底是什么。他们对于智能产业的好奇与期待令我印象深刻,我想智博会正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满足八方来客对于未来的无限期待。虽然烈日当头,但是挡不住西政志愿者的热情,我们在志愿服务中挥洒汗水,践行“蓝精灵”青年志愿者使命担当。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来访观众的一声声真诚感谢,带给我很大的满足感,我想这就是智博会志愿服务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