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的盛宴——重庆歌剧院院长刘光宇来校开讲

讲座现场  (荆仁科  摄)

西政网讯 (通讯员  明东东) 5月16日下午,西南政法大学高雅艺术进校园——“二胡艺术与文化自信”讲座式音乐会在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式音乐会由著名二胡演奏家、重庆市音协主席、市歌剧院院长刘光宇主讲,校党委书记樊伟出席。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这场文化和音乐的盛宴。讲座由校团委副书记颜娟主持。

讲座聚焦二胡艺术,从传统民族器乐之美中窥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创造、新发展的滋养,探寻文化自信的深厚历史根基。

刘光宇院长现场演奏 (荆仁科 摄)

讲座伊始,刘光宇院长介绍了中国二胡文化的发展史,和在场师生探讨了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刘天华的“中西合璧”理念、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方言与普通话的艺术化和音乐化等问题。讲座中,刘光宇院长用高超的演奏技巧为现场师生演绎了《空山鸟语》《二泉映月》《赛马》《月亮代表我的心》《查尔达什》等6首作品。现场高潮迭起,掌声雷动。


刘光宇院长授课 (荆仁科 摄)

刘光宇院长指出,艺术的内容本质上是价值观的故事化、人物化、感性化。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者,要用中国独有的艺术样式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二胡好声音。他强调,要坚定“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二胡自信”正是源于此。要用中国民族乐器传播时代最强音,用主流的文化艺术去润物无声、引领风尚。

现场提问环节,台下的师生们踊跃提问。对于同学们问到的“在外来文化巨大冲击与流行市场绝大占比的当下,以二胡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乐器该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问题,刘光宇院长回答道:“纵观全球,有很多丰富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不免会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二胡能像钢琴、小提琴一样成为‘世界乐器’,就是我们未来奋斗的一大目标。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民族音乐。”

会后,刘光宇院长还跟校艺术团的部分同学进行了单独交流和指导。聆听讲座的师生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刘光宇院长授课 (荆仁科 摄)

“刘老师的演讲方式,对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搞好课程思政极有启发!”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李立宏表示,第一次参加讲座式音乐会,很有意思。刘光宇老师以其卓越的演奏水平,深邃的哲学思考,广博的社会阅历给我们呈现了一场难得的艺术盛宴。高雅艺术进校园是美育的重要平台,多多益善。刑事侦查学院团委副书记李冲表示,光宇院长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意境、不同表现形式的二胡经典曲目穿插于讲座当中进行现场演绎,让我们更好懂得了二胡艺术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自信的力量,认识到传统文化引领时代的重要性和使命感。作为一名共青团干,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工作中积极引领青年学生群体自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安全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校民乐队队员茹德玉表示,作为一名学习二胡十余载的学生,我对二胡以及民乐有着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感到担忧。讲座最后,刘老师耐心又详实地解答了我的困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离不开文化强国的建设。在未来的二三十年让二胡走出去,让民族文化走出去,不仅是文艺工作者的重任,更是我们青年学子的使命,为文化自信而努力、为文化强国而奋斗,让文化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国际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杨伊琳表示,十分感动能在学校听到二胡大师的讲座式音乐会。它是讲座也是音乐会,以二胡之音润人,它是音乐会更是讲座,以丰厚之思授人。刘院长不仅在二胡上有很高的造诣,在思想上亦如是。“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身体是用来相爱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而灵魂是用来歌唱的。”这句话使我印象深刻。结识二胡已七年有余,因为忙于学业我的二胡已尘封许久,但每每听到二胡曲,我的每一根汗毛还是会竖立,身体还是会随之舞动雀跃。正如刘院长所说,进演艺厅与出演艺厅的心情和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抱着极大的期待走进演艺厅,但那种期待是未知的、沉默的,而当我走出演艺厅,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欣喜和自信,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民族音乐爱好者的自豪。

刘光宇院长授课  (荆仁科 摄)

人物简介

刘光宇,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音协主席、重庆市歌剧院院长、重庆交响乐团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我国著名音乐家、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协民族弓弦乐学会副会长。首任中国西部交响乐团阵线理事长,我国二十多所大学、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在法国、菲律宾、俄罗斯、意大利、埃及、古巴、牙买加、约旦、斐济等国家及国内多地举办近两百场个人音乐会。策划制作的歌剧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和旅游部文华奖、精品工程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中国文联曹禺剧本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