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奋进的力量!西政师生热议全国两会精神(一)

a3ecdcf80dbf27a89c78b6100dc8476.jpg

大会现场  (图源:新华社)

西政网讯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在西政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两会开幕盛况,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热议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表达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樊伟

今年全国两会是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开好这次会议,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凝聚为国家意志,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西南政法大学全体师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奔赴“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的新征程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学院校,不断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理论支撑贡献西政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  吴钰鸿

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首次全国两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布局新征程上重大战略任务的重要会议。开局关乎全局,远征始于脚下。今年全国两会,关乎“国之大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谱写新篇章,描画新蓝图。

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西南政法大学将持续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两个确立”的深刻领悟转化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紧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主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学校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始终,把西政建设成为“政法特色、世界一流”高校,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国际法学院院长、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院长(主任)  张晓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行动方向,坚定反‘独’促统,表明中国政府对和平统一两岸关系的政策和决心的一以贯之。同时,也展示反分裂、反干涉、反“台独”的坚定意志。必将有力的推动两岸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 陈亮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的提法,为人工智能法学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人工智能法学作为包含数据法、网络法和算法规制在内新兴法学二级学科,将着眼于数据在整个人工智能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数据法学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化监管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刑事侦查学院院长 梁坤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在2022年这一极为重要且不平凡的一年中,正是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国经济才能在全球下行压力下,稳住大盘,攻坚克难,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我坚信,2023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更是能让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笃定信心、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更强合力。

商学院院长 韩炜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要推进高等教育创新,要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高等教育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抓手,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在育人方式、教学模式、管理体制等方面不断创新,方能完成培养时代新人的重大使命。

外语学院党委书记 李立宏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过去一年和五年取得了辉煌成就,令人鼓舞,让我们在新征程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压力,我们将主动开展访企拓岗工作,扩就业、保民生,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干劲的一代新人。

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 李勇成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务实的报告、提气的报告、催人奋进的报告,令我们对过去成就倍感振奋,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作为高等继续教育工作者,将持续关注全国两会进展,努力把全国两会精神融入工作实际,扎实推动西政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国内合作办公室主任 王群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虽然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但是随着经济好转,特别是各项举措的出台,今年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包括西政在内的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值得期待。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喻少如

从党的二十大到今年全国两会,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一名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工作者,深感使命无上光荣,更知责任千钧之重。我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本职岗位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巴渝青年学者 国家安全学院教授 肖军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振奋人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是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为国家安全学院的教师,理应借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筹办的各项活动之契机,积极对全社会、全领域、全行业、全民普及国家安全教育。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上,尽自己一份绵力,体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

民商法学院副教授 郑志峰

学习完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感受最深的是科技创新、应用与转化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数字时代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5G等数字技术层出不穷,为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宝贵的机遇,也对现行法律秩序提出了全方位、颠覆式挑战。作为一名法学工作者,要努力服务于数字中国、数字法治建设。

人权研究院(人权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肖武

全国两会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而言,既是大事,也是要事,还是喜事。回首2022年,令人激情澎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权保障水平全面提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彰显。

展望2023年,我们信心满怀。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是物质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也将是人人平等共享人权和人权保障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的现代化。作为教工党支部书记,将全面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推进新时代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离退休教职工党委委员、校关工委副主任 艾正太

2023年全国两会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首次会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一年和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建议。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们经受了世界加速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面对百年变局和疫情肆虐,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对稳定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力量。中国经济备受期待,中国信心鼓舞世界。

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无论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发扬斗争精神,一定能够战胜任何风险和挑战,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生、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三峡分社社长 李星婷

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深入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这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之一”。三峡是我的家乡。近年来,中央全面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等,重庆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庆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均有增长,人民群众越来越多享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研究生,自己有义务讲好长江三峡的故事,做好国际传播;作为三峡分社的社长,自己更有义务与乡亲们共同发展绿色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