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突破!西政学子牛牪犇!

西政网讯  (记者  杨倩  通讯员 陈龙)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圆满落幕。

第十八届“挑战杯”闭幕式现场  (图源:西南政法大学团委)

我校《从“贾理”到“法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规范治理能力再造——基于黔东南苗族八村的田野调查》从2000多所高校推荐的40万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主体赛一等奖。这也是西南政法大学首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一等奖。《深度学习辅助功能材料实现多场景下毒品原位识别》项目获主体赛三等奖。此外,在国赛红色专项赛中,2个项目获二等奖,1个项目获三等奖。西南政法大学在本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实现了获奖等级和获奖数量的“双突破”。

“挑战杯”国赛我校作品获奖情况  (图源:西南政法大学团委)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举办至今,每两年一届,已连续举办十八届。大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挑战杯”竞赛搭建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有机组成的“1+1+2”赛事整体架构,共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

本次“挑战杯”竞赛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团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等单位精心组织、筹备,全校215个项目参加校级决赛,其中18个项目晋级市赛并全部获奖,获我校“挑战杯”重庆市选拔赛决赛历史最好成绩。在紧张的备赛阶段,校团委邀请相关专家累计开展赛前专题辅导、模拟路演20余次,各学院精心组织院级赛事遴选推荐优秀项目参赛,项目指导老师悉心指导学生参赛,营造了良好科创氛围。

主体赛一等奖

项目名称:《从“贾理”到“法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规范治理能力再造——基于黔东南苗族八村的田野调查》

项目简介:“贾理”是苗族习惯法的表现形式,而“法理”是现代化的依法治理。从“贾理”到“法理”,实际上是从传统民族治理模式向现代化治理模式的转变。项目以“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如何实现法治现代化”为研究内容,深入挖掘法治引领主体的重要作用,针对性地提出治理能力再造的路径和措施,充分助力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法治现代化建设,为我国法治化建设贡献智慧。

指导老师:任世丹、王晓

项目推荐学院:法学院

项目负责人:严雨桐

项目成员:金添、李文多、徐雅婷、崔慧彤、任高莹、罗子骏

主体赛三等奖

项目名称:《深度学习辅助功能材料实现多场景下毒品原位识别》

项目简介:该作品积极响应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的国家号召,成功制备并优化了系列功能材料,以图像、光谱为输入,以毒品种类、含量为输出,搭建了多场景下广泛适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利用模糊识别策略处理复杂数据,实现了多种毒品的快速模糊识别,开辟了毒品检测领域的“一体式”新路径。打破了毒品识别单一的瓶颈,推动毒品检测在禁毒工作中效应最大化,助力毒品犯罪大范围的普查工作和预警机制的构建,将禁毒工作真正“反客为主”。

指导老师:黄锐

项目推荐学院:刑事侦查学院

项目负责人:牟焱滟

项目成员:杨婷、文泽轩、廖海林、杨舸、刘禹豪

红色专项二等奖

项目名称:《赓续传承川东红色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助力山区乡村振兴——基于重庆市武隆区白马山全域旅游助力当地产业发展的调研》

项目简介:项目团队总结白马山8年开发以来的华丽转变,实地深入探访和平中学等红色遗址,从红色文化中凝练出坚持人民立场、坚定科学真理、求真务实等红色精神。基于此,展开了对白马山度假区旅游公司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成果及其背后精神渊源的调研,并对其中宝贵的红色精神进行总结推广,力求提升川东红色革命文化的知名度,更好地用红色精神凝心聚力、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新时代武隆振兴智慧。

指导老师:程德安

项目推荐学院:刑事侦查学院

项目负责人:周廉朕

项目成员:贺颖、冯佩佩、汪彦彤、李鑫悦、姚俸禄

红色专项二等奖

项目名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实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基于新疆阿克陶县汉语言普及工作实施状况的调研》

项目简介: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统一规范有利于提高处理民族事务的法治化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应运而生。新疆阿克陶县虽远在新疆边陲,仍坚持国语教学,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以贯彻该法的落实,但立法不够细化、执法和监管缺位,民众法观念水平仍有待提高。本项目团队旨在通过对该法的实施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并从立法、执法、监管和法观念的提升等角度就强化该地的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指导老师:张鹏辉、黄丹

项目推荐学院:民商法学院

项目负责人:徐美凤

项目成员:张斐然、黄丽璇、郑熠、李雨轩、陈政显、汪奇东、田诗语、茹柯耶姆·艾力、娜娜·哈德勒别克

红色专项三等奖

项目名称:《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成效评价及优化路径——基于重庆市1743份问卷和25份人物访谈的实证调研》

项目简介:该项目团队成员由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2021级的6名学生组成,基于1743份问卷和25位人物访谈进行实证研究形成了成果。利用问卷调查、文本分析、深度访谈、田野观察等方法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评价体系,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把握大学生对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的认知与践行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和田野观察,进而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对其取得成效、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指导老师:林峰

项目推荐学院:外语学院

项目负责人:敖柯

项目成员:周果、曾天媚、陈晓臻、杨香仪、葛皓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