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代表队获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最佳文书奖

  

  参赛队员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万国旗前合影 (图片来源:人权研究院)

比赛现场 (图片来源:人权研究院)

全体参赛队员与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法官、前南非宪法法院大法官萨克斯合影 (图片来源:人权研究院)

全体参赛队员在万国宫内讨论案例 (图片来源:人权研究院)

  西政网讯  7月15日至19日,第11届纳尔逊·曼德拉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万国宫举行。由人权研究院周力老师任领队和教练,郑璐璐、欧阳祎、张雨佳、江宁一、苟思旭、张晗6位同学为队员的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经过地区资格赛和全球总决赛的角逐,最终获得大赛最佳文书奖第三名,单项排名超过牛津大学、耶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是中国高校在此项赛事中获得的最高单项奖名次。

  纳尔逊·曼德拉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是国际人权领域最权威、最负盛名的专业性赛事,面向全球所有大学开放。大赛分为地区资格赛和全球总决赛,地区资格赛在联合国范围内的五个大区进行,参赛学生以假想案例为背景撰写文书,交国际人权领域的权威专家审阅后确定名次,文书排名是决定队伍能否进入到全球总决赛的唯一标准。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在全球约200支参赛队伍中以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成绩晋级总决赛。

  此次总决赛,组委会特别邀请了现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智利前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Verónica Michelle Bachelet Jeria),纳尔逊·曼德拉的亲密战友、南非宪法法院大法官艾比·萨克斯(Albie Sachs)、国际知名人权学者曼弗雷德·诺瓦克(Manfred Nowak)等参加,与参赛队员们座谈交流、担任评审法官。在总决赛阶段,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分别与来自欧洲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大洋洲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非洲马拉维大学综合学院、亚洲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交手辩论,展现出扎实的人权法律知识和充分的临场应变能力,最后综合排名位列全球第27名。

  为了准备这次比赛,人权研究院周力老师组织了全校范围的训赛项目,邀请斯特拉斯堡大学前校长克里斯蒂安·梅斯特、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宁曙光、中国国际关系学院肖君拥、复旦大学人权中心陆志安、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杨博超等多位校外老师,以及我校国际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外语学院的全小莲、马知罕、朱元庆等10位校内指导老师为学生授课指导,邀请上届参赛队员分享经验,并在后期具体指导阅读文献、研判案例、写作文书、模拟辩论等,为比赛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一直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人权研究院充分发挥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的作用,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卓越人权法治人才。今年人权研究院第二次组队代表学校参加国际人权大赛,取得新的突破,极大提升了学校国际形象。

  附: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成员名单

  领队兼教练:周力  人权研究院

  队员:郑璐璐  国际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

  欧阳祎  人权研究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张雨佳  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

  江宁一  商学院2017级本科生

  苟思旭  人权研究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张晗  行政法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