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学会副会长马维衡做客我校“大学习大落实”讲堂

讲堂现场 (贺明 摄)

主讲人马维衡 (贺明 摄)

合影 (贺明 摄)

  西政网讯(记者林春霞 任璞玉)  9月29日下午,西南政法大学“大学习大落实”讲堂2019年第六讲在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古琴学会副会长、国家级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古琴演奏家、斫琴家马维衡受邀做客本次讲堂,并以“高山流水觅知音”为题为在场师生带来一场听觉盛宴。党委书记樊伟、党委副书记吴钰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纪委书记黄小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美育教研室全体工作人员和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讲堂。讲堂由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丙合主持。

  马维衡从古琴的兴衰传承以及政治、教化意义介绍了古琴丰富悠久的历史,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琴瑟有之”到今天国家对古琴文化的大力扶持。马维衡强调,历代的圣贤雅士,以抚琴来修身养性、寄托情志,发展出内涵丰厚的琴学;而今之人,需要从古琴文化中探寻琴意与现代价值观的交点、探寻琴乐与现代美学的交点,需要用琴音舒缓现世的浮躁、疏解急功近利的社会意识,使人心沉静、安定。

  讲堂上,马维衡接连弹奏名曲,一曲《流水》将“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佳话娓娓道来;一曲《平沙落雁》曲调悠扬流畅,以时隐时现的雁鸣,描绘出雁群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起承转合,琴声悠扬,时而舒缓如清泉,时而激昂如飞瀑,扣人心弦,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互动环节中,马维衡针对古琴的传承与创新表示,需秉承“抢救第一、发展第二”的原则,在一代代传承中既保留古琴文化的本真又融入时代精神,曲练千遍,才能传承这一古老技术。

  民商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孙艺文听完讲座后感触颇深:“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马维衡老师带领我从完全不懂到触及古琴的大门,我完全沉浸在琴声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真想亲身参与古琴演奏。期待学校举办越来越多这样的美育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