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联手西南医科大学共建医事法学协同创新中心

会议现场 (图片来源:民商法)

揭牌仪式现场 (图片来源:民商法)

签约现场 (图片来源:民商法)

颁发聘书现场 (图片来源:名商法)

合影 (图片来源:民商法)

  西政网讯 5月28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与西南医科大学“医事法学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仪式暨医事法学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西南医科大学城北校区三会议室成功举行。唐力副校长与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毅签署了共建“医事法学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协议,与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共同为该中心揭牌,并宣读了中心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

  据了解,医事法学协同创新中心系校级层面的合作平台,分别挂靠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和西南医科大学法学院。中心设指导委员会,实行双中心主任制、双办公室主任制、双秘书制,其宗旨任务在于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共同推进医事法学领域协同创新,强化医事法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医事法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切实加强医事法学学科专业各项建设,进一步拓展对外合作交流与社会服务等。西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毅宣读聘任赵万一教授为西南医科大学法学院学术院长的聘任文件,并由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为其颁发聘书。

  副校长唐力对该中心未来的工作开展提出了三点希望和建议:第一,准确把握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的关键点,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平台;第二,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加强高校、医疗事业单位、司法机关等各方优势资源汇聚,形成创新联盟;第三,重视医事法学教育,把协同创新引入教学。注重医事法学领域人才的培养,将教学打造成具有开放性的动态长效机制。

  国家卫健委法规司司长赵宁发对医事法学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两校在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领域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新时代卫生法制的新要求予以了言简意赅的释明,还明确了未来从立法到执法到科研的重心所在,如特殊患者(精神病人、儿童)的监护权转移问题、医学新技术(如基因编辑、辅助生孩子技术)对现行法律带来的挑战等。

  在研讨会阶段,赵万一教授明确指出了该中心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强调医学不仅是门技术,更蕴含了强烈的人文伦理色彩,需要由法律对其加以规范。应促进医学与法学的进一步融合,提升医事法学的学科影响力,打造中心的品牌效应,使之成为学科交叉的典范,实现两校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