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

参观红岩魂陈列馆 (图片来源:刑侦学院)

“春城飞花”——清明主题古诗词大会现场 (黄昊 摄)

《诗人的旅途》演奏现场 (王卿宇 摄)

清明绘蛋 (图片来源:校团委)

  西政网讯(通讯员崔雨晴 谭旺 吴倩)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缅怀逝者,表达心中情感。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好传统节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年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清明忆英烈 一堂特别的思政课

  4月4日上午,刑事侦查学院一批大学生党员走进红岩魂广场,献上鲜花寄托对烈士的思念。同学们在白公馆门口看到小萝卜头的雕像、听小萝卜的故事,听着讲解员动情讲解狱中绣红旗的故事,真正懂得了革命年代信仰的力量。通过参加纪念革命先烈的活动,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肩上关于祖国富强,关于民族自信的厚重使命感,也认识到应该更加努力提高自己,不负先辈烈士们的浴血拼搏。

  刑侦学院2015级本科生杨博涵说,革命先烈身上所拥有的精神,是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实可靠的根基,是抵御思想侵蚀的有力武器,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侦学院2015级本科生祝芷卉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一名有幸生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肩上承担的不仅是责任,更是承载着烈士奋战献身换来的希望。刑侦学院2015级本科生夏炳楠说,先烈们为了革命而壮烈牺牲,换来了今天的新中国,他们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意志化为了红岩精神,必将世代相承,永垂不朽!

  这样的活动,在刑事侦查学院本科2015级已经多次举行。他们积极建设红岩班集体,参加重庆市红梅传递活动,开展红岩精神学习主题班会、演讲会,邀请老教师现场授课,为学生们播下信仰的种子。辅导员杨化表示,要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大学生应当学会爱国,应当树立共产主义信仰。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信仰的力量,自然而然学生也会成为有信仰的人,愿意主动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清明佳节至 诗画韵悠然

  4月1日至2日,由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主办,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承办的“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在校举行。“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系列活动包括清明“春百色”书画作品展、清明“柳映西政”踏青打卡、“春城飞花”——清明主题古诗词大会、“春去花在”——清明绘蛋习俗体验活动,其内容丰富有趣,充满节日特色。

  4月1日中午,以“清明·春百色”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于学生活动中心前举行,其作品以清明节气或春日为主题内容,从各学院征集而来,同时为使得全校师生广泛参与,本活动将在节后由全校师生票选出优秀作品。

  一副又一副承载着清明传统文化魅力的书画作品装点了西政校园,成为清明佳节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参赛作品中既有“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这类古代诗词的誊抄作品,也有选取校园春景并在其中融入清明文化的画作。不少同学在书法作品前低声诵读或是搜索其中词句的含义,品味有关清明时节的书画艺术。

  来自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笑盈表示,这项活动不仅让她在许多画中领略了不同的西政春色,而且使她通过接触古诗词了解到了更多的传统文化。

  清明“柳映西政”踏青打卡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分别在毓秀湖望文亭、春晖亭、学生活动中心设置三个踏青打卡点,参与者按照路线在每个打卡点参与体验活动集章并拍下沿途美景,在学生活动中心提交集章卡片和一张校园春日美景照片。在各个打卡点,还设置了撘弓射箭、折风筝等传统文化习俗体验活动。近千名学生参与到本次踏青打卡活动中。

  彩韵飞花至西政 绘蛋对诗话清明

  4月2日下午,“春城飞花”——清明主题古诗词大会和“春去花在”——清明绘蛋习俗体验活动在博学楼前草坪中央同时开展,两个活动皆与清明节传统习俗“飞花令”相呼应,获得了各学院同学的踊跃参与。

  笛箫社同学一曲《诗人的旅途》如泣如诉,主持人身着汉服独具古韵,使人心感古意,仿佛置身幽谷,两相配合,拉开了比赛的序幕。本次诗词大会由毓灵诗社派出裁判,13个学院参赛队伍两两对决,并由代表抽签选取数字球,选择相同数字的学院按对应的题目进行飞花令诗句接龙。题目包括“雨”“烟”“清”“明”“草”等题,均与清明节的主题紧密贴合。

  在比赛的过程中,茶学社的学生还带来了茶艺表演。在经过几轮角逐后,经济法学院成为本次大会的冠军。同时,一旁的绘蛋民俗活动也接近尾声,同学的画中充满着牧童、山雀、山水、踏青、杏花树等清明元素。彩蛋上的一幅幅画既映衬着清明,又泛出了春日宴的悦趣。绘蛋习俗体验,让我们领略到了清明的另一番风味。

  此次清明节系列活动,活动以传统习俗为载体,创新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