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驻华大使到校调研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设情况

JRK10489选用.jpg

合影    (荆仁科    摄)

1.jpg

合影   (荆仁科    摄)

西政网讯     (记者    冯颖)11月1日上午,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一行5人到校调研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并在学校渝北校区勤业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重庆市政府外事办亚洲处处长徐胜、副处长唐悦陪同调研。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出席会议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岳彩申主持会议。校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院长(主任)、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君,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建文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座谈会现场    (荆仁科    摄)

会上,坎葆·恩塔万大使观看了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宣传片,听取了校长致辞和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情况汇报后,对我校在法律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成就和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建设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向学校对老挝驻华使馆一行给予的友好、热情接待以及对老挝留学生的高度重视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大学,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对促进老挝与中国在法律方面的合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之后的深度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期待双方以此次调研座谈为契机,开启双方合作新篇章,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大与东盟以及老挝在法律、教育相关领域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JRK10582选用.jpg

坎葆·恩塔万大使讲话   (荆仁科   摄)

付子堂校长对老挝大使一行到校调研座谈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发展情况和在校老挝留学生学习情况。付子堂校长指出,西南政法大学历来重视对外交流和合作,与东盟国家的法律界和高等院校开展了众多务实合作。西南政法大学区域国别学院是在中国法学会依托我校设立的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基础上成立的新型国别学教学研究平台,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东盟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此外,在校的老挝籍留学生学业表现优异,是我校留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且毕业的老挝籍校友,如今已在老挝各个行业崭露头角,是西政杰出的优秀校友代表,将成为中老两国民间交流的使者和重要桥梁,为牢不可破的中老友谊注入了新鲜血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此次调研座谈是我校与老挝合作交流的全新起点,我校将继续发挥传统优势,以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为依托,深化与老挝在法律、教育领域的合作,同时也期待老挝驻华使馆为我校与老挝开展交流合作提供更多帮助。

JRK10518选用.jpg

付子堂校长致辞    (荆仁科    摄)

JRK10593选用.jpg

岳彩申副校长主持会议    (荆仁科    摄)

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院长(主任)、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君汇报了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情况。张晓君院长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区域国别学纳入第14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因此,加快建设区域国别学科是及时顺应新时代新发展的新要求,也是适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求。西南政法大学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依托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整合我校外语、政治和经济学学科资源,加强区域国别问题研究,致力于培养造就“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人才,以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绩,与老挝政府的支持密切相关,期待此次交流座谈能进一步深化双方在立法研究、法律数据库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JRK10552选用.jpg

张晓君院长汇报区域国别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建设发展情况    (荆仁科    摄)

会前,调研组一行还前往图书馆前的人权宣言雕塑、法律文化园、图书馆“IC空间”(信息共享空间)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JRK10083选用.jpg

合影    (荆仁科    摄)

JRK10357选用.jpg

调研现场    (荆仁科    摄)

JRK10220选用.jpg

合影    (荆仁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