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煜宇教授全国“两会”建言献策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王煜宇、黄燕苹、彭静和钟正菊(图从左至右)利用休息时间聚在一起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图片来源:重庆日报)

  西政网讯 举世瞩目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我校经济法学院教授王煜宇作为新任委员是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受到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3月3日《重庆日报》、3月2日《重庆晨报》以及3月2日《重庆政协报》均以专题专栏的形式予以报道。

  全文刊登如下 :

  新老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这样履职

  ——转自3月3日《重庆日报》04版

《重庆日报》截图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将如何履职,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前夕,重庆日报记者在京专访了部分新老住渝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王煜宇:

  政协委员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切实反映社情民意

  41岁的王煜宇是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新任委员,她提前赴京,参加了全国政协的新委员培训。两天半的培训让这位大学教授受益匪浅,“至少在话语体系上,做政协委员就是要鲜活、朴实,而不是用学术语言讲一堆人民群众都不懂的问题。”

  从获知自己被推荐为全国政协委员,到正式赴京参会,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今年春节期间,王煜宇几乎都是在为开会履职作准备。

  “以前通常是在‘象牙塔’里做学术研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学习相关文件,知道了全国政协委员是什么?怎么做?把我从‘象牙塔’里的学术视野一下子拉开了。”王煜宇认为,作为政协委员,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切实反映社情民意,反映老百姓的呼声。原本从事金融立法、普惠金融等经济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她,听取周围老百姓意见和建议后发现,大家最关心食品安全、医疗和教育等民生问题,而不是她熟悉的金融领域问题。因此整个春节假期,她着手准备两份提案:一是建议强化法律监管,防范过度医疗;二是建议修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作为新任全国政协委员,王煜宇有自己的认识。她认为,全国政协委员首先要明白“我们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要更多关注老百姓关注的问题,并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让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成为现实。

  通过新委员培训,王煜宇认识到,做好政协委员应做好4个字:第一要“真”,要反映真问题。第二要“实”,脚踏实地,去实地调研。第三要“深”,深入把握问题的症结和体制机制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最后是要“细”,要详细具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新任委员如何履职?听听他们的故事

  ——转自3月2日《重庆晨报》04版

《重庆晨报》截图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75后的王煜宇,是一位地道的重庆妹子,却说一口甜甜的普通话,是中国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中,她是一名“新手”,年龄也是最小的。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王煜宇直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协委员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王煜宇说,这是她每天思考得最多的三个问题。

  研究法学但也关注民生

  1977年出生的王煜宇,是一名美女“学霸”,不仅是法学博士,还是管理学博士后。在西南政法大学当上副教授时才28岁,4年后又当上了教授。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的年龄虽然不算大,但是经历却很丰富,曾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中加交换访问教授、俄勒冈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几年前,王煜宇就成了媒体上“名人”。2013年,中组部公布“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名单,王煜宇成为重庆入选的三人之一。

  “我是做法学研究的,主要是法律制度方面,包括普惠金融、农村金融法制化等,虽然研究的面比较狭窄,但是关注的民生热点却很多,比如食品安全、教育、医疗、消费领域等”,王煜宇说,因为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她要积极建言献策,把这些民生热点和百姓诉求带到全国两会上。

  春节也在收集大家建议

  “得知自己当选全国政协委员,感觉责任重大”,王煜宇说,由于紧接着就是春节,她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收集大家的建议和想法,并结合平时走访和调研的情况,一起写入提案。

  王煜宇在城里长大,却很关心农村、农产品,这也和她常去农村调研有关。

  王煜宇今年准备了六份提案,关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吃的食物不安全,就没有身体的健康”,王煜宇说,现在频频爆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定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管控。

  “我还关心医疗领域,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医疗,这些都是老百姓反映比较突出的”,王煜宇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到医院后患者都是听医生的,所以要强化法律监管,改变过度医疗的问题。去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公布,这让王煜宇非常欣喜,“希望通过我的专业,为草案修改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推动尽快立法。”

  每天学习资料要到深夜

  王煜宇是提前到达北京的,参加2月27日至3月1日为期两天半的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学习活动,工作也安排得满满当当。

  王煜宇每天思考得最多的三个问题,就是政协委员“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职,积极地建言献策。

  因为从事法学研究,王煜宇做事很严谨,相关资料要反复地阅读、学习,每天都要看到深夜才休息,第二天早上不到7点就要起床做准备工作。

  作为一名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全国政协委员,王煜宇也非常关注学校的发展。王煜宇说,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希望推动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上好“履职第一课”

  —— 转自3月2日《重庆政协报》01版

《重庆政协报》截图 (图片来源:校新闻中心)

  新委员、新面孔、新气象。从2月27日下午开始,全国政协对新任委员开展集中培训。参加培训的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将在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全会上发出好声音,体现新作为、展示新担当。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让我不仅知道了怎样当好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更感到了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黄燕苹感慨地说。她举例道:“比如,围绕‘新时代’‘新成就’‘新思想’‘新要求’四个关键词举办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专题讲座,让人耳目一新;对委员如何撰写提案、大会发言、调研报告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方面的培训,既有理论上的深入讲解,又不乏鲜活案例的实践指导,针对性很强。”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刘占芳与黄燕苹委员有着同样的感受,他直言“收获很大”,并表示自己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履职实践当中,努力撰写出高质量的提案,为深化改革添动力,为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鼓”与“呼”。

  “作为新时代新一届政协的一名新委员,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培训,我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明确了政协委员是什么、干什么和怎么干,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履职尽责。”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王煜宇说:“我将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围绕改革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不辜负新时代赋予政协委员的使命和责任。”

  履职第一课,让委员们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也必将让委员们学有所成。“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今后的履职中多走基层,紧密联系群众,反映民情民生,为新时代的‘中国梦’绘上最美丽的色彩。”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钟正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