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党代会系列报道之三

 

 

 

   西政新闻网讯 鲜花朵朵,党旗飘飘。笃行楼学术报告厅庄严中洋溢着团结鼓劲、催人奋进的喜庆氛围。12月26日上午,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为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主题的中共西南政法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开幕。大会应到代表200名,实际到会代表195名,请假5名。开幕式由大会秘书长温良同志主持。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中共重庆市委教育纪工委书记时琳琳,市委组织部二处处长刘德毅,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干部处处长黄腾蛟,市教委纪工委副书记范永同,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干部处副处长唐樵出席了大会。历任校领导,第六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非代表成员,处级单位负责人非代表成员,校内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人士等列席了会议。

 

 

   市委组织部二处处长刘德毅首先宣读了市委组织部《关于同意召开中共西南政法大学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批复》。

 

 

   付子堂同志致开幕词。他简要回顾了上届党委取得的成绩,并向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同志表示敬意和感谢。他希望,全体与会代表本着学校主人翁的态度,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认真审议好大会报告,选举好新一届学校党委班子和纪委班子,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大会各项议程,努力把大会开成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大会。他相信,在市委、市委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振奋精神,负重自强,把学校建设成为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为促进国家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在讲话中指出,西南政法大学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法学教育的翘楚。近几年,西政在民主法治建设等领域展开集中研讨,前沿理论探讨取得重大突破。学校提出的许多立法建议和意见,先后被全国人大、国家有关部委及重庆市委所采纳,产生了积极的法律效果和社会影响。

 

  刘光磊书记强调,重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更多的人才支持。刚刚结束的市委三届十次全会,市委对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为建设充满活力、规范有序、公平正义的直辖市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政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民主法治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扮演好领军角色。

 

  对即将诞生的新一届党委,刘光磊书记提出四点希望:一是领导班子要有新举措,以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推动学校发展;二是人才培养要有新模式,注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三是民主法治建设要有新贡献;四是学校创新发展要有新突破,市委市政府将继续支持学校各项工作,尤其要支持把西南政法大学建设成为“部市共建”大学。

 

 

   张国林同志代表第六届党委作了题为《凝心聚力,追求卓越,为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明确目标任务、团结进取、夯实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基础;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学校目标和各项任务顺利推进与实现。

 

  报告首先回顾了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认为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以“争优升格”为核心的“第三次创业”。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以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和成为教育部支持重庆市重点建设的高校为标志,第六次党代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已完成。一个“干事创业有朝气、攻坚克难有锐气、事业发展有生气”的局面正在全校形成。

 

  报告强调,过去的成绩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今天的挑战和机遇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未来五年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奋斗目标,是要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方向,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核心,以吸引优秀生源和打造高素质优秀师资为主线,以贡献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优质社会服务为标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扎实推进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首先,要稳步推进和实现“转型升格”,即从法学优势突出的单科性大学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转变、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从以地方建设为主向部市共建的转变。这不仅是推进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追求卓越化的核心所在。其次,要按照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力争五年内实现“双进入双突破”,即法学学科进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设序列;法学以外的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零的突破,有2—3个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科研基地实现零的突破,有1—2个科研基地成为国家级科研基地;学校进入教育部与重庆市重点共建大学行列,为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要实现以上近期和长远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只有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以提高质量来实现目标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始终以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服务社会的贡献、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来为学校赢得声誉,赢得认同,追求卓越。

 

  报告指出,西南政法大学61年的办学实践和发展历程反复证明,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实现学校未来目标任务,必须“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各级党组织要发挥凝心聚力作用,全校5300多名党员应率先追求卓越,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报告强调,要紧紧抓住育人铸魂的根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龙头,切实加强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干部队伍建设;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职业化管理服务队伍;以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创业建功的组织基础;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促进党员干部一心干事、一身干净;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建立党政工团、民主党派、无党派协同共谋学校发展的运行体制机制。

 

 

   王建华同志代表纪委作了题为《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政治保证》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纪委认真贯彻落实责任制,确保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强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夯实拒腐防变思想基础;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维护党纪政纪严肃性;加强队伍建设和理论研究,提升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报告指出,反腐倡廉工作应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这一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不断推进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纪律保证。报告强调,要切实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不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重大决策部署执行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纪委班子和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开幕式上,工作人员还宣读了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等各兄弟院校和部门单位发来的贺信。开幕式后,各代表团将进入分组讨论审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