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竞赛获奖代表、校辩论队队长、民商法学院2016级研究生褚泽南在“七·一”表彰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师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能够获得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作为学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再过两天,就是建党98周年,在这里,请允许我提前送上最为诚挚的祝福,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祝福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富强!

  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作为2019届毕业生中的一员,作为曾经取得些许成绩的一名校辩论队队员,我已经不记得在赛场上做过多少次结辩,但我知道,这一次应该是自己学生时代最后一篇总结陈词。

  时光匆匆,韶华易逝。本科四年,到支教一年,再到研究生三年,我曾参加了近百场辩论赛,领略了赛场上的刀光剑影,见证了平日里的废寝忘食;经历过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感,体会过奈何明月照沟渠的遗憾。在2018年捧回了属于所有西政人的“学宪法讲宪法”冠军奖杯;在2019年,与大家一起再次见证了西政辩论队闪耀在紫禁之巅的辉煌。我曾经反复追问过自己,是什么,能够将西政学子紧紧的凝聚在一起,在国内外各大赛事中屡创佳绩?后来我才渐渐的明白,平日里老师的传道授业和自身的学习积累,这叫做博学;在“法之理在于法外”的指引下反复实践和日夜操练,这叫做笃行;以广阔的心胸和谦虚的姿态面对成败,这叫做厚德;以“法者辨是非曲直”的客观和公正看待所有问题,这叫做重法。正是因为入学伊始我们便深深的打上了西政人的烙印,才能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所以,于我而言,论辩文化是感恩,更是一种精神。谓之感恩,是因为任何比赛的荣誉绝非上场队员的功劳。在每次比赛的背后,是所有领导、老师、校友、同学们的全力支持,是所有热爱辩论的老师和辩手们的始终坚守。谓之精神,是因为论辩文化已经融入所有西政人的血液,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一旦号角吹响,即便相隔万里,也会遥相呼应,热血沸腾。

  所以,于我而言,离别之际,要感谢的实在有太多太多。感谢西政,是博学楼里的朗朗书声让我们逐渐摆脱年少和懵懂,是毓秀湖畔的阵阵清风见证了我们逐渐由青涩走向成熟。感谢所有的老师们,是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们能够自信的站在时代潮头,开启未来精彩的人生。感谢所有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因为与你们相伴相随才能让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留恋处,兰舟催发。怀揣着对西政的依恋,秉承着西政人的梦想,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未来的日子,我们会不忘初心,奋力前行,绽放青春之志,不负时代所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