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玲在第36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新进教师周洁玲。今年7月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成为了西政人。非常荣幸能够代表2020年新入职的教师在这里发言。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的庆祝表彰大会,对于新进教师而言是我们的第1个教师节,我相信所有的新进老师都与我一样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肩负的重任。激动是因为我们终于成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中的一员,并且加入了西政这个有着辉煌历史,又温暖向上的大家庭。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新入职的教师向各位优秀的前辈表达我们的敬意,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最好的“言传身教”。向学校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学校发现并肯定我们的价值,为我们搭建优越的平台施展才华。同时,我们也将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于我而言,跟我休戚相关的便是学校大力支持,集全校之力力争突破的政治学博士点申报,这是学科的机遇,也是我个人的机遇和挑战。正式入职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自己可以对此做些什么?以及作为新进教师,应当如何向学院、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我想分享三点自己的想法,与所有新进教师共勉,也代表所有新进教师向各位前辈表一表决心。

  第一,作为新进教师,要捍卫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并不断发展完善自身。博士二年级暑期,我在广西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了挂职锻炼,挂职将要结束时,当地的高中邀请我们支队为高三毕业班开一场动员讲座,我记得当时教室里座无虚席,过道都站满了学生,讲座结束后我们又被学生们团团围住询问情况、加微信号、QQ号等。有一个女孩之后经常跟我聊天,汇报她的学习情况,并且把她的QQ签名改成了我在讲座中说过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后来这个女孩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并且获得了当地的学费资助。这是我第一次相信了教育可以脱贫,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可以具有影响别人的力量,从而更坚定了成为一名教师的决心。有人说,教师是“以生命唤醒生命,以智慧启迪智慧”的崇高职业。在我看来高校教师更是如此,从懵懂的高中生成为一个方向的“专才”,甚至最终以学术为业,需要的是在大学里受到唤醒和启迪。而高校教师要完成这个任务,则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梅贻琦先生说:“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高校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术梯队人员的素质和结构所决定的。作为新进教师,即使不能妄图成为大师,也要从一个“合格”的教师做起,无论教学还是科研,都是需要高层次智力支持的活动,仰赖于时间的积累、专业的精进,才能最终“术业有专攻”,成为一个领域中的专家。

  第二,作为新进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我们年轻一代的教师大多经历简单,基本上是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当失去了学生的身份作为庇护,失去了学校的温床作为退路,成为教师意味着要直面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能再坐地旁观,而是要勇于承担;不能再固守于“象牙塔”之中,而要尽快走到广阔天地去,去关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更宏大的现实社会。在我看来,读博生涯是一场漫长的向内的修行,可以专心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成为教师则需要学会不断地向外输出,肩负起传播知识、发展学科的责任,不断追求卓越与突破,以开放的心态、旺盛的求知欲、终生学习的热情来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三,作为新进教师,要将个人的发展与学院、学校、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政法学人相信政法均应兼备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我看来,学术工作也是如此。一方面,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志趣;另一方面,学术也一是种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功利性。就我个人而言,政管学院是一个发展型的学院,需要我以创业的精神参与到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之中。作为新进教师,可以贡献什么力量呢?具体而言,我应该十分明晰自己的任务,尽力尽快扩展自己在博士期间所积累的研究,积极参与到项目、论文、著作、社会服务、奖项等科研指标的完成工作中,为学校再次突破博士点,学科建设上台阶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后需要在担负更多责任的过程中,在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努力促进自身、学科、学院、学校的协调发展,在学术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彰显对于现实社会的关怀。

  西政的成功与辉煌是一代又一代西政人的努力、拼搏得来的。作为新进教师,我们会尽快融入到西政的大家庭中,向各位优秀的前辈学习,发扬“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即将70华诞的西政再续辉煌添砖加瓦!谢谢!